滾筒刮板干燥機如果出現氣泡怎么辦
信息來源:本站 | 發布日期:
2025-05-22
| 瀏覽量:
關鍵詞:
當
滾筒刮板干燥機出現氣泡時,可從干燥過程控制、設備運行狀態調整、物料預處理等方面著手解決,以下是具體介紹:
干燥過程控制
調整干燥溫度:干燥溫度過高或過低都可能導致氣泡產生。溫度過低,膠黏劑干燥不充分,溶劑揮發不徹底,會產生小氣泡;溫度過高,會使膠黏劑起泡,或者使膠層表皮結膜,影響涂膠層內部溶劑的揮發,也會造成溶劑的殘留和微小氣泡的形成。
解決措施:一般干式復合機烘道分為蒸發區、硬化區、排除異味區,在實際生產中,對于這3段區域的溫度,應根據實際復合基材做相應的調整。一般3段的溫度分別控制為50~60℃、70~80℃、80~100℃,溫度呈梯度增長。嚴禁進烘道口時的初溫高,而排除異味區的溫度低,因為過高的初烘溫度不利于溶劑由內向外揮發,無法完全徹底烘干,而在基材表面形成“環狀物”,導致氣泡的產生。
設備運行狀態調整
控制復合壓力:復合壓力太小,復合基材之間貼合不緊密,會導致小氣泡的產生。
解決措施:一般將復合壓力控制在0.15~0.4MPa范圍內。
調整復合夾角:復合夾角過大,兩層復合膜中間容易夾入空氣,從而導致氣泡和隧道現象,特別是當薄膜材料比較厚、比較硬時更容易產生氣泡。
解決措施:在此情況下復合夾角越小越好,一般以35°為宜。
確保復合壓輥平整:復合壓輥不平整也會導致氣泡產生,這類氣泡有周期性。
解決措施:只要清潔異物或將不平整的膠壓輥研磨或更換即可解決,要求膠壓輥清潔、無異物、細膩圓滑。
調整復合熱輥溫度:復合熱輥溫度不夠也會產生氣泡,加熱的目的是使干固的膠粘劑熔化、流動、消除小孔洞、小縫隙,在壓力下排出空氣,使兩層膜緊密熨合。
解決措施:一般復合設備涂膠基材緊貼熱輥,熱量從膠層傳遞至CPP或PE,這類設備在第二放卷基材導輥之間設有預熱輥,但大多數客戶都不使用,即不加熱。當氣溫低,PE或CPP較厚時,雖然復合熱輥溫度不低,但較厚的PE或CPP熱量大,熱輥壓合過程短暫的時間不能使基材溫度迅速上升,兩層膜一邊熱一邊冷,中間的膠粘劑流動性大打折扣,容易產生氣泡,此時應適當提高復合熱輥溫度。
物料預處理
保證物料干燥充分:物料中本身含有水分或揮發物,在干燥過程中會產生氣泡。
解決措施:加強物料的干燥處理,確保物料在進入干燥機前達到合適的干燥程度。
排除環境因素影響
保持生產環境潔凈:空氣中的粉塵、異物被風機吹進薄膜,或靜電吸附粉塵異物,會帶來復合夾層內的異常,產生白點氣泡。
解決措施:注意車間施工現場的潔凈度,減少環境中的粉塵、異物對干燥過程的影響。